大学毛概实践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毛概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毛概实践报告1[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消费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找出其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形成较好的思想品德,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复杂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合理消费 网络化 人情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家庭和高校的引导做到科学合理的消费,在学习和生活期间,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能够按照其家庭的要求或自身条件进行消费。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感情渐渐丰富,身体逐渐成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也相对完善,但是在大学这一学习阶段,大学生自己没有收入,这就造成了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需要的逐渐递增和有限的生活费这一不可避免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甚至有些大学生开始出现对消费的偏颇看法。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社会观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关注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的主流
大学生面对生活的现实,几乎没有自身收入,所以在消费中讲求实际、理性消费的观念是当代大学生中主流的消费观念。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受收入的影响,消费水平较低,在调查中现实,近90%的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一般都量力而行。受消费时间和场所的影响也较大,往往都选择在周末或月末的时候去中低档次的购物场所,以购买实用性强、美观的物品为主,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日常消费需求中,主要考虑的有商品的美观、商品的价格和商品折扣的高低等这些与大学生可支配生活费密切相关的因素。他们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二、超前消费和网络消费是目前大学生群体消费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加上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方式已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消费方式开始渐渐改变,从传统的单一货币和商品的交换,到现如今的银行卡刷卡、电子转账、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各种交易方式。调查研究证明,当今大学生对刷卡消费的认可程度较高,处于时尚、面子、不用带现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更乐于用银行卡刷卡消费。在长春市对五所高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每一名大学生平均持有4个银行的银行卡,透支卡的普及程度高达48%,平均每个学生寝室都有同学持有透支卡进行透支消费。受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刷卡”的消费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常见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刷卡消费能免去银行卡的年金、能减少找零耽误的时间、刷卡消费的具有安全性是选择刷卡消费的主要原因。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超前化消费的思想性已经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时代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网络消费不仅可以方便学生的生活,也可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购物需求,使学生在电脑前轻轻松松逛街,免去了因地域、时间、商品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网络消费能有效节省大学生的休闲时间,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或者课后的休闲,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放在学习、交际或各项文体活动的参与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多赢”模式。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日渐趋于多元化。根据调查显示,网上购物因其方便快捷的消费理念,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消费途径之一,谈恋爱的消费位于当代大学生主要消费的第三名。在这种多元化消费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多元化消费行为反映出了大学生具有融入社会、渴望高质量生活的意愿。
四、青年大学生感情消费呈递增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青年大学生身心的日渐成熟,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中体现出的作用使得青年大学生盲目崇拜“关系”,在此环境中大学生的人际观念不断更新,很多学生都意识到他们周围的同学,是未来工作或者事业奋斗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为了现在和未来积蓄的“人脉”,大学生就在增加感情消费和人情消费中的消费比例。有一大部分男同学在这种感觉和思想的支配下,用送礼、买特产、请客、喝酒甚至是洗澡娱乐等方式营造自己的同学网和关系网。
【参考文献】
[1]陈胜.透视消费新人类[J].当代青年研究,20xx(2):33.
[2]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华东电力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3]王英民.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4]陆汉文.大学生:消费与现代性[J].青年研究,1999(6).
大学毛概实践报告2这次的毛概实践活动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同小组成员团结一起向外做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意味着这不是一个人独立独行的活动,所以最让我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然后跟他们谈谈他们的观点关于我们的话题。
社会是比学校要大很多的学习大舞台,走在社会的上,可谓“俯仰皆学问”,可以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捉摸到一些道理,用一句俗语:“抓一把泥土都是文化。”利用周六日假期去接触社会上的人,参加小组的团体活动,毫无疑问是可以收获良多的。在学校,我们大多都只专注于我们的书本学习,只一味的在书本上寻求真知。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社会学的生存之道才是最重要的,而参加了这次毛概实践活动也真真切切的让我收获到了一些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知识。在学校,学生的普遍现象便是忽视了社会的实践活动,于是觉得书中的只是也有点无聊,于是是他们便缺乏善于学习的品性和习惯。
在还没参加活动前,我们小组本来是很懒散的,都想应付了事。然而在参与中,我们慢慢有了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准备的心理。在参加活动的过程里,我们做到了用心,虚心,细心,热心,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也变得很耐心。一旦尝到了乍入社会的做调查的新鲜感。我们的学习细胞变被刺激了,甚至对于路旁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可能悟出些什么;别人的一言一行,我们可能总结出什么;我们小组的计划,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 ……此处隐藏32118个字……成学生的行为偏差。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如何处理课外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使得学习与课余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学校的教务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时间、对象我们小组于20xx年10月至11月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安排与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利用随机量表抽取了120位同学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从返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来看,其中,男生60人,女生48人,城市的学生42人,
农村的学生66人,大一26人,大二31人,大三38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期间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1、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2、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
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
2、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12%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3、上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网络资源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但是如何正确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据调查统计,在选择上网的同学中,以学习为目的的占45%,朋友联络需要占21%,娱乐占28%。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的目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学生上网的内容。
三、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若若干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生源地因素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生源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大体上较城镇生源学生有计划性。在课余时间的利用内容方面,自习和上网两项均占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学生课余时间的较大部分。而城镇生源学生选择逛街购物的比例为43、2%,为农村生源对应项19、1%的两倍多。在逃课记录上,农村生源学生与城镇生源学生大体持平,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逃课。在自习的状况方面,农村生源的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均较注重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但城镇生源学生较农村生源学生更注重学习未来的发展科目,选择此项的比例分别为27、0%和22、2%。这就说明生源地因素是影响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源地因素大体上能反映出经济因素的相对影响性,因此,生源地因素应是经济因素的根本反映。
2、有无电脑因素
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和无电脑的同学在对课余时间的计划性方面差别不大,但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的具体内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电脑的同学,分别为63、2%和51、6%。在选择兼职的比例中,无电脑的同学又高于有电脑的同学,分别为21、0%和13、2%。而在逛街购物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选择此项的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比例分别为36、8%和22、6%。在有关逃课的选项上,有电脑的同学逃课比例又高于无电脑的同学,甚至有电脑的同学选择全逃的比例占了2、6%。据另一项统计显示,有电脑的同学中大约75%为城镇生源学生。因此,此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生源地因素或经济因素。
(二)主观因素
1、课程因素:
由于学生对开设的课程极大程度上有着厌倦或毫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逐渐淡漠,以至于在课余时间不关心学习。
2、学生素养:
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到清闲的大学生活,学生没有适应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觉不到学习的气氛,没有动力,从而开始对自己的学习放松,更多的按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四、学生憧憬的课外生活
根据调查反馈回来的有效问卷,我们得出了如下图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课外生活出于娱乐之中,而学习只占到了他们课外生活的20%左右,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出课外生活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希望同学们可以认证审视自己对课外
生活的安排,可以在课外生活中劳逸结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有意义!着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希望学校相关教务领导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的教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达到一个赞新的高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