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29 23:42:37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卧薪尝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1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需要人用心揣摩的艺术。上完《卧薪尝胆》一课后,我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反思:

优点:

一、词语训练,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提倡有效教学。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朗读我所出示的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五个词语,在旁人看来,我也许仅仅是在复习旧知,其实不然,这样的目的更多的是能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把握。上课过程中,我也紧紧扣住重点词语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越王为何要向吴王求和时,抓住“万般无奈”;学习越王在吴国的生活状况时,抓住“受尽屈辱”;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紧抓“时刻不忘”……授课结束时,我还不忘让学生再次运用词语进行复述。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读会说会运用了。

二、能紧扣文本,引导想象。

在学习谋臣们的反应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书上是怎么说的,在交流朗读之后,我便不失时机地马上引导想象:“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谋臣,你会怎么说?”在同学们充分讨论交流之后,我又继续追问:“假如你就是这个吴王,你会怎么说?”让学生能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之中体会谋臣的担心和吴王的骄傲。例如,我还引导想象越王除了受到穿的、住的、干的活以及时间长这些屈辱之外的屈辱,让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越王的忍辱负重……

缺点:

一、重点段落,讲解不够透彻。

这篇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一个重点,还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理解一个中心句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然后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卧薪尝胆”字面上的意思以及它的深层含义。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因为太强调“卧薪尝胆”的深层含义,结果导致朗读不到位,教学环节还出现了一次反复,现在想来,真是太不应该了。

二、引导主题,还有待推敲。

现在我们学习这些故事,就是为了学习一种精神。但我只是在文章结束之时,以总结的形式一带而过,如果能够联系实际加以说明,学生对于文章的主题也许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每一次反思,为的都是能让自己有所进步,相信只要我们每一次都能踏踏实实,潜心钻研,我们的教学之花定会常开常艳,永不凋谢!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2

本课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这又是一篇成语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上课气氛活跃,孩子们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教学了生字词,并且着重理解了两个词语的意思。舂米推磨,这两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靠着老师的语言文字就这样说一说,我想孩子们也只能是理解的云里雾里,所以我出示了两张图片,并借助于舂这个字的字形让孩子们来进行理解。

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分为三个部分,一、理解兵败求和。想一想越王真的愿意去求和吗?如果不去会怎么样?让学生想象说话理解越王的万般无奈。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想孩子们会理解。我觉得重点就要让孩子理解,忍受屈辱,让学生自己去找,文中哪些地方说了,越王勾践受了屈辱,再此基础之上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越王是如何忍辱负重的。第三部分,理解卧薪尝胆的深意文中说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还要尝一尝苦胆,这些都是卧薪字面的意思,真正地意义要引导学生说,后来这个词引申为,为了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图强。

通过这样一梳理,我相信孩子们也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也能够记住卧薪尝胆的深意,最好要能让孩子们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当今社会还有哪些人也需要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3

《卧薪尝胆》这一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由此我确定了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难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勾践的“屈辱”,感悟勾践忍辱负重的精神。在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中,带给了颇多思考,下面就上课的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一、由图导入,揭题质疑:我通过春秋列国图,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斗争的激烈与残酷,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征服”的内涵——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过渡到课题的板书,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有的说:“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初读,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教学字音时针对学生读错的“夫差”“奴仆”及时带领学生读准,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的基础上分男女生读,进一步巩固字音。整体感知时本想自己精心设计出示的词语顺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应该会说。可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词语总想把它说具体,反而成了简单复述了。换一个方式——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受尽屈辱卧薪尝胆灭掉吴国”效果应该会好些。

三、直奔画面,理解题意:我出示的是书上的插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的情景,在浏览课文划出相关句子时,学生只画了“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描写“卧薪”的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后来我想这里是我的问题不够明确,我直接让学生划出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就行了。因为插图的上勾践主要的姿势是在饭前。句子画好后,我采用了提问式导语:“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努力做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四、深入探究,感悟“耻辱”: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处理时我先让学生带着“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读2、3小节,划出相关的词句。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为的是更精彩的交流。

1、合理补白:理解“万般无奈”时,教师语言描述勾践带着五千残兵败将被吴王团团包围的,要逃是逃不掉了。他曾想带着士兵和吴王决一死战,也曾想到了自杀,宁死不屈啊,可是他为什么不这样做?那么要保全性命,唯一的选择是抛下高贵的帝王身份,跪下来求吴王绕他一命,此外别无选择。这就叫万般无奈。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情吗?要么灭国,要么求和,勾践向吴王求和可不容易,因为勾践是夫差的杀父仇人,为了谢吴王心头之恨,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甘愿和夫人一起去给吴王当奴仆,你能读出此时越王的心思吗?

2、挖掘文字:板书“奴仆”的象形字,通过对这两个字进行字理分析,让学生理解奴仆就是古代有罪之人,没有自由供人使唤的 ……此处隐藏8923个字……探究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理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正缘于此,我们好多的教师上完课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提高。薛老师上《卧薪尝胆》时,更是“棋高一着”,他利用一幅对联“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激发出学生去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兴趣,非常有韵味,我们相信学生一定会去搜索这方面的资料,在搜索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12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上完一节课后,静静的坐下来回味一下,抽空再听听同事们的评说,对于自己的教学不可谓不是一种促进,且是一种质的促进。

《卧薪尝胆》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距离我们的时代较遥远,深刻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节课属于第二教时,意在通过个别字词和句子的揣摩来深刻地体会勾践的这种精神。依据这样的主旨我从卧薪尝胆这幅图入手,让学生先学习第四自然段,随后围绕勾践为什么卧薪尝胆教学第三和第二自然段,自认为教学过程环环想扣,然走下讲台,遗憾也就产生了:

一、新授仓促,学生接受困难。

我在复习导入后,直接出示卧薪尝胆这幅图片,让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没有进入情景,一下子直奔主题,应此并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并未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主体学生,关注失衡

在看图介绍“卧薪尝胆”时,一个学生说:“那一个苦胆勾践吃了二十多年,不早就吃完了。”另一个学生稍加解说后,我即一笔带过,没有多做引导。这里应该展开探讨,借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卧薪”和“尝胆”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安排不妙

我的教学思路是把说话练习安排在教学末的,但当课文学习到“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我没有多做考虑,引导说句子练习就脱口而出,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只好顺着往下走。这样做的结果是显得课文的教学出现了一个断层,缺少艺术的安排。

四、引导主题,有待推敲

现在孩子们学习这些年代久远的故事,就是从中习得一种精神。在课文走到末端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现在的生活来进行拓展的理解。比如:可以引导说我国坚持不懈地申请举办奥运会,终于成功的例子;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突破;我国男足的新突破等,以此为鉴来进行运用。

一次反思,一次进步。多次反思,多次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教学之花一定会越开越旺盛的。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13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的道理深刻,发人深省。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反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倒叙的方式,先从图画入手,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通过划句子,朗读来体会勾践在回国后的生活上艰苦。然后设疑: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引出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读文后以一组填空题:“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体会勾践在吴国受到的屈辱,自我感觉这样的设计不错,学生在比较后能很深刻地理解越王勾践为何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了。

在学文后,我适时补充了吴越之争这个历史故事,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人物,很多学生对此产生了阅读书本以外的历史故事的想法,我趁机推荐孩子们阅读《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等书籍,孩子们在随后的几天里纷纷互相传阅,有的还特意去购买了。从课内学到课外,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大语文吧!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14

从来没有体会过如此让我开心的研训。通过亲自参与研训,自己有了不小的收获,收获之一:更观注本年级的研训课题(《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教学》),在备课的过程中,从而要求自己必须要认真地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做到熟悉课文。而且在设计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地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如在教学《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我从课题入手,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为什么要卧薪尝胆?”等等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并鼓励他们看谁能解答更多的问题。学生们很快就找到课文中对“卧薪尝胆”进行解释的段落。接着我让他们读读这一段落,说说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说:为什么越王为了不忘会稽一战的耻辱就要吃苦胆呢?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正是我想要的“闪光点”。于是,我反问一句:“那你知道越王在吴国受到了什么羞辱吗?”这时学生们便又纷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了解到越王在会稽一战中失败了,万般无奈到吴国去当奴仆。我相机引导他们:越王堂堂一国之君,被沦为奴仆是等的耻辱呀!如果你是越王,你会怎样做?当时许多学生异口同声说出了“报仇雪恨”这个词。于是,我便总结说:这就是越王卧薪尝胆的原因。整堂课我不用费太多的口舌,抓住学生质疑的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对话教学例子。因此,通过这一次的教学例子,让我有了这样的思考:不同的课文,要找不同的对话切入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兴趣的积极性。这篇课文的对话切入点是:从学生的质疑入手,引导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

本人才疏学浅,不知做法是否正确,请同行们赐教,将万分感谢!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15

前几天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小教研,由我执教《卧薪尝胆》一课,下面就来说说我的一些教学反思。

《卧薪尝胆》是一篇蕴涵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我在教学本课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帮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的故事。

要学习第4自然段了,我问学生: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以引起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兴趣。学生自由读了一遍后,我又让大家齐读,当大家读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这句话时,我就告诉学生这就叫“卧薪”;当学生读到“……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时,我就说这就叫“尝胆”。接着问:“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这时,学生都能说出卧薪尝胆的字面意思。我又问:“仅仅卧薪尝胆就能报仇雪恨吗?”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要报仇雪恨,就必须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时,再让学生谈谈“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学生都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卧薪尝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