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简析

时间:2024-10-25 08:46:23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简析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简析

1.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周岁至十二周岁,在心理学称为学龄初期。

这时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

(1)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辨不清;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

(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抽象性。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2)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概念、法则等叙述要精确严密,结论要经过严密的论证;

(3)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矛盾的对立。

主要表现在A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B数学知识的严密性与小学生对事物理解的简单化C数学知识应用广泛性与小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狭窄。

解决这些矛盾一般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

(1)要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所以要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途径。

(2)要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概念,可以用描述代定义,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不下严格的定义;但必须注意与严格定义不能矛盾。对于一些法则、运算性质等,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或利用已有知识加以说明,不进行论证,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要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

(3)要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数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还很少,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多,不可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的概念;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简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